1、科技項目申報
3、專利代理
4、安徽新產品鑒定
5、可研報告編制
9、國家火炬計劃
淮北市企業(yè)技術中心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及評價基本要求內容,咨詢電話: 13339105710 (微信同號)
一、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二級 指標 |
權重 (分) |
三級指標 |
權重 (分) |
單位 |
建議市級指標調整 |
省級基本 要求 |
新 機 制 |
創(chuàng)新投入機制 |
20 |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
% |
≥3 |
≥3 |
|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比例同比增長 |
3 |
百分點 |
>0 |
>0 |
|||
人才激勵機制 |
5 |
中心年人均收入與企業(yè)年人均收入之比 |
3 |
% |
≥1.2 |
≥1.2 |
|
中心人員培訓費占中心人員總收入的比重 |
2 |
% |
≥2 |
≥2 |
|||
創(chuàng)新合作機制 |
5 |
來中心從事技術開發(fā)工作的外部專家數 |
2 |
人月 |
≥10 |
≥10 |
|
對外合作項目占全部開發(fā)項目數的比重 |
3 |
% |
≥10 |
≥10 |
|||
技 術 與 人 才 |
創(chuàng)新隊伍建設 |
12 |
企業(yè)研究與試驗發(fā)展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比重 |
7 |
% |
≥2 |
≥2 |
技術中心擁有的高級專家及博士人數 |
5 |
人 |
≥4 |
≥4 |
|||
創(chuàng)新條件建設 |
8 |
企業(yè)技術開發(fā)儀器設備原值 |
5 |
萬元 |
300 |
≥500 |
|
通過省級以上部門和組織認證實驗室數 |
3 |
個 |
≥1 |
≥1 |
|||
技術積累儲備 |
10 |
研發(fā)周期三年及以上項目數占全部項目數的比重 |
4 |
% |
≥10 |
≥10 |
|
企業(yè)擁有的全部有效專利數 |
2 |
項 |
≥4 |
≥4 |
|||
其中:發(fā)明專利數 |
2 |
項 |
≥1 |
≥1 |
|||
企業(yè)獲得的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省級名牌產品數、市知名商標、市知名產品、市長質量獎 |
2 |
個 |
≥1 |
≥1 |
|||
產 出 與 效 益 |
技術 創(chuàng)新 產出 |
15 |
當年完成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fā)項目數 |
3 |
項 |
≥5 |
≥5 |
當年受理的專利申請數 |
4 |
項 |
≥3 |
≥3 |
|||
其中:發(fā)明專利申請數 |
4 |
項 |
≥1 |
≥1 |
|||
最近三年主持和參加制定的國際、國家、行業(yè)標準數或企業(yè)制定企業(yè)標準并經主管部門備案 |
4 |
項 |
≥1 |
≥1 |
|||
技術 創(chuàng)新 效益 |
25 |
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
11 |
% |
≥15 |
≥20 |
|
新產品銷售利潤占產品銷售利潤的比重* |
11 |
% |
≥20 |
≥25 |
|||
企業(yè)自有品牌產品與技術出口創(chuàng)匯額 |
3 |
萬美元 |
>0 |
>0 |
|||
附加分 |
加分 |
|
獲國家和省自然科學、技術發(fā)明、科技進步獎和市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數 |
≤3 |
項 |
|
|
扣分 |
|
企業(yè)經營虧損 |
≤3 |
萬元 |
|
|
|
|
|
|
|
|
|
|
|
注:(1)滿分100分,最高附加分3分;
(2)加“*”的3個指標為考慮行業(yè)系數的指標;
(3)“基本要求”是指當1個三級指標等于基本要求的值時,該指標得分為權重的60%。
二、行業(yè)系數
行業(yè) |
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
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
新產品銷售利潤占產品銷售利潤的比重 |
航空 |
0.8 |
0.6 |
0.6 |
電子 |
0.6 |
0.4 |
0.4 |
輕工Ⅰ |
0.6 |
0.4 |
0.4 |
輕工Ⅱ |
1.0 |
1.0 |
1.0 |
船舶 |
0.8 |
0.4 |
0.8 |
化工 |
1.2 |
1.0 |
0.8 |
機械 |
1.0 |
0.6 |
0.6 |
醫(yī)藥 |
0.8 |
0.8 |
0.6 |
冶金 |
1.2 |
1.4 |
1.4 |
紡織 |
1.0 |
1.0 |
1.0 |
建材 |
1.0 |
0.8 |
0.6 |
有色 |
1.0 |
1.4 |
1.4 |
鐵道 |
1.2 |
0.6 |
0.4 |
石化 |
3.0 |
1.2 |
1.2 |
其他 |
3.0 |
|
|
有關說明:
(1)由于不同行業(yè)在技術創(chuàng)新投入與產出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技術中心評估時,對不同行業(yè)企業(yè)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和新產品銷售利潤占產品銷售利潤的比重等三個指標引入行業(yè)系數加以調節(jié)。
(2)行業(yè)系數只作為評估機構評價時使用,企業(yè)填報時無需考慮行業(yè)系數,按實際數據填報。評價時,根據企業(yè)填報的實際數據得出上述指標的比重,再乘以行業(yè)系數,得出指標的評價值。
(3)行業(yè)系數表中的其他行業(yè)指農業(yè)、服務業(yè)及石油、煤炭、交通、建筑、煙草、電力、電信等行業(yè),這些行業(yè)的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和新產品銷售利潤占產品銷售利潤的比重兩項指標按滿分的65%計算。
(4)輕工Ⅰ為家電行業(yè),輕工Ⅱ為輕工的其他行業(yè)。
三、指標體系的完善及調整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會同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局、財政局和稅務局將根據各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實際狀況和政府的宏觀政策導向對評價指標、行業(yè)系數等進行必要的調整。
淮北市企業(yè)技術中心申報評價請咨詢:13339105710 (微信同號) QQ:2885056880
臥濤首頁 | 關于臥濤 | 高企認定 | 專利代理 | 科技項目申報 | 成果轉化 | 通知公告 | 行業(yè)資訊 | 解疑答惑 | 聯(lián)系臥濤 |